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標志著新冠疫情后,進博會首次全面恢復線下辦展。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這一國家級博覽會一直以“進口”為主題,扮演著見證中國開放大門不斷擴大以及推動高水平開放進程的重要角色。現在,我們將用一些數據來多維度了解進博會的“大流量”。
1. 進博會生意越做越大:
自2018年首次亮相以來,進博會的累計意向成交額已從578.3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735.2億美元。前五屆進博會的累計意向成交額已接近3500億美元,展現出進博會業務規模逐年擴大的趨勢。
2. 新老朋友紛紛點贊:
本屆進博會吸引了超過3400家參展企業,遠超上屆2800多家的規模。此外,約200家企業連續6年簽約參展,400家企業再次回歸,見證了它們與進博會的長久合作。
3. 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持續看好:
本屆進博會匯聚了289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超越了歷屆進博會的水平。這一現象反映了這些行業巨頭對進博會的持續看好,也代表了中國對外開放前景的廣闊。
4. 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熱度不減:
近年來,進博會展示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數量已達約2000項,呈逐年遞增趨勢。參展產品、技術和服務也不斷升級,包括醫療器械、創新藥品、能源低碳設備、智能工業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科技美妝產品和高品質食品等,它們在本屆進博會上進行了全球首發、亞洲首秀和中國首展。
5. 虹橋論壇匯集開放強音:
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是進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論壇以“攜手促發展,開放贏未來”為主題,吸引了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高管、政府機構負責人等作為發言嘉賓。預計分論壇的參會觀眾規模將超過6000人,創下歷屆之最。
6. 越來越多國家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進博會已經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尤其在今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64個國家以“一帶一路”為共建國家參展,展覽面積較上屆增長約30%。此外,進博會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了機遇,今年69個參展國家中有16個是最不發達國家。進博會以開放的中國為基礎,為全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一個國際舞臺,見證著中國開放的不斷擴大,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機遇和合作空間。
RELATED INFORMATION
開創品牌的新時代。即刻與我們聯系:400-6086-580